韶关交规科目四模拟考试c1
考试时间30分钟,每题2分,90分及格
1、驾驶机动车遇到成群青少年绕过路边停放的机动车时,要主动减速让行。
- 正确
- 错误
2、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发生侧滑时,要猛打方向调整。
- 正确
- 错误
4、驾驶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后再开启左转向灯。
- 正确
- 错误
5、由于冰雪路面不能使用紧急制动,遇到突然情况可采取急转向的方法躲避。
- 正确
- 错误
9、腐蚀品着火时,不能用水柱直接喷射扑救。
- 正确
- 错误
11、夜间驾驶汽车在急弯道超车时要不断变换远、近光灯。
- 正确
- 错误
14、驾驶机动车遇到校车在道路右侧停车上下学生,同向有两条机动车道时,左侧车道后方机动车应当停车等待。
- 正确
- 错误
19、漫水道路行车时,要挂高速挡,快速通过。
- 正确
- 错误
21、雨天行车,遇撑雨伞和穿雨衣的行人在公路上行走时,应怎样做?
- A、持续鸣喇叭示意其让道
- B、加速绕行
- C、提前鸣喇叭,并适当降低车速
- D、以正常速度行驶
22、郝某驾驶一辆载有84.84吨货物的重型自卸货车(核载15.58吨),行至滦县境内262省道34公里加623米处,与前方同向行驶的一辆载有45.85吨货物的货车(核载1.71吨)追尾碰撞后,侧翻撞向路边人群,造成19人死亡、17人受伤。双方驾驶人共同的违法行为是什么?
- A、超速行驶
- B、货车超载
- C、疲劳驾驶
- D、酒后驾驶
23、出车前对轮胎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?
- A、什么也不用检查
- B、轮胎有没有清洗
- C、备胎在什么位置
- D、轮胎的紧固和气压
27、夜间驾驶机动车遇到对向来车未关闭远光灯时,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?
- A、变换使用远近光灯提示
- B、长时间鸣喇叭
- C、使用远光灯
- D、鸣喇叭并使用远光灯
28、驾驶车辆通过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时,应怎样做?
- A、减速通过
- B、匀速通过
- C、一停、二看、三通过
- D、加速通过
30、机动车在雾天行驶时,要开启什么灯?
- A、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
- B、雾灯和转向灯
- C、雾灯和远光灯
- D、雾灯和近光灯
32、驾驶车辆驶入铁路道口前减速降挡,进入道口后应怎样做?
- A、不能变换挡位
- B、可以变换挡位
- C、可换为高挡
- D、停车观察
33、机动车驶出高速公路隧道口时,如遇横风会明显出现什么情况?
- A、减速感
- B、加速感
- C、压力感
- D、方向偏移
35、驾驶机动车在雨天遇到撑雨伞和穿雨衣的行人在路边行走怎样礼让?
- A、以正常速度行驶
- B、临近鸣喇叭示意
- C、加速从左侧绕行
- D、提前减速鸣喇叭
36、包扎止血不能用的物品是什么?
- A、绷带
- B、三角巾
- C、止血带
- D、麻绳
39、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怎样跟车行驶?
- A、紧随前车之后
- B、加大安全距离
- C、减小纵向间距
- D、尽快超越前车
40、需要在高速公路停车时,要选择在什么地方停车?
- A、匝道
- B、加速车道
- C、减速车道
- D、服务区
41、机动车因故障或者事故在高速公路行车道上紧急停车时,驾乘人员怎么办?
- A、站在机动车前方
- B、留在车上等待救援
- C、站在机动车后方
- D、迅速转移至右侧路肩上或应急车道内
42、行驶车道绿灯亮时,但车辆前方人行横道仍有行人行走,应怎样做?
- A、直接起步通过
- B、起步后从行人后方绕过
- C、起步后从行人前方绕过
- D、等行人通过后再起步
43、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,以下救护行为中错误的是什么?
- A、用手帕包扎
- B、用毛巾包扎
- C、用棉质衣服包扎
- D、用细绳缠绕包扎
44、液化石油气罐车在运输途中发生大量泄漏时,下列措施错误的是什么?
- A、切断一切电源
- B、戴好防护面具和手套
- C、关闭阀门制止渗漏
- D、组织人员向下风方向疏散
45、轮胎气压过低时,高速行驶轮胎会出现波浪变形温度升高而导致什么情况发生?
- A、气压不稳
- B、气压更低
- C、行驶阻力增大
- D、爆胎
46、驾驶机动车在山区路段超车时,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?
- A、提前开启左转向灯
- B、提前鸣喇叭
- C、确认前车让超后超越
- D、直接加速超越
48、关于影响制动停车距离的因素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?
- A、车辆行驶速度
- B、路面状况
- C、驾驶人的反应时间
- D、载货量的多少以及制动器的结构形式等
49、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下坡路段尽量避免超车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?
- A、下坡路段车辆由于重力作用,车速容易过快
- B、下坡路段由于重力作用,车辆比平路时操控困难
- C、下坡路段车辆阻力很大
- D、下坡路段前车车速较快,难以超越
50、车辆发生碰撞时,关于安全带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什么?
- A、保护颈部不受伤害
- B、减轻驾乘人员受伤程度
- C、减轻驾驶人疲劳
- D、保持正确驾驶姿势
00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