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威交规科目四模拟考试a1
考试时间30分钟,每题2分,90分及格
1、夜间驾驶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明显比白天差。
- 正确
- 错误
3、夜间通过无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,不得变换远、近光灯。
- 正确
- 错误
4、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,应注意是否有燃油泄漏、管路破裂的情况,避免意外情况出现。
- 正确
- 错误
5、夜间在城市道路超车前要鸣喇叭示意前车,待前车让行后从左侧超越。
- 正确
- 错误
6、在雪天临时停车要开启前照灯和雾灯。
- 正确
- 错误
7、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上紧急制动时,容易产生侧滑。
- 正确
- 错误
9、机动车行至泥泞或翻浆路段时,要停车观察,选择平整、坚实或有车辙的路段通过。
- 正确
- 错误
10、夜间临时停车时,只要有路灯就可以不开危险报警闪光灯。
- 正确
- 错误
13、驾驶机动车下坡使用缓速器可以完全代替行车制动装置。
- 正确
- 错误
15、大风天气行车中,如果遇到狂风袭来,感觉机动车产生横向偏移时,要急转方向以恢复行驶方向。
- 正确
- 错误
18、驾驶机动车在转弯之前应留意旁边行驶的自行车,是因为自行车比较小,不太容易被看到。
- 正确
- 错误
25、行车中遇到前方道路拥堵时,正确的做法是什么?
- A、连续鸣喇叭,从机动车缝隙中穿插通过。
- B、从左侧逆向车道借道超越拥堵路段。
- C、从右侧非机动车道借道超越拥堵路段。
- D、减速停车,依次排队通过。
28、某日早上6时,冉某驾驶一辆大客车出发,连续行驶至上午11时,在宣汉县境内宣南路1公里处,坠于公路一侧垂直高度8.5米的陡坎下,造成13人死亡、9人受伤。冉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?
- A、超速行驶
- B、不按交通标线行驶
- C、客车超员
- D、疲劳驾驶
29、郝某驾驶一辆载有84.84吨货物的重型自卸货车(核载15.58吨),行至滦县境内262省道34公里加623米处,与前方同向行驶的一辆载有45.85吨货物的货车(核载1.71吨)追尾碰撞后,侧翻撞向路边人群,造成19人死亡、17人受伤。双方驾驶人共同的违法行为是什么?
- A、超速行驶
- B、货车超载
- C、疲劳驾驶
- D、酒后驾车
30、在同向3车道高速公路上行车,车速高于每小时90公里、低于每小时110公里的机动车应在哪条车道上行驶。
- A、最左侧
- B、中间
- C、最右侧
- D、任意
31、驾驶人在上车前首先要注意的是什么?
- A、核实技术标准
- B、观察车周围情况
- C、检查机动车外观
- D、认真阅读说明书
32、驾驶装有ABS系统的机动车在紧急制动时出现侧滑的原因是什么?
- A、制动踏板踏下过急
- B、ABS系统出现故障
- C、没有握紧转向盘
- D、这段道路路面滑湿
33、机动车在交叉路口有优先通行权的,遇有机动车抢行时怎么办?
- A、抢行通过
- B、提前加速通过
- C、按优先权规定正常行驶不予避让
- D、减速避让,必要时停车让行
35、轮胎气压过低时,高速行驶轮胎会出现波浪变形温度升高而导致什么情况发生?
- A、气压不稳
- B、气压更低
- C、行驶阻力增大
- D、爆胎
37、在同向3车道高速公路上行车,车速高于每小时90公里、低于每小时110公里的机动车不应在哪条车道上行驶?
- A、最左侧
- B、中间
- C、最右侧
- D、任意
38、行车中遇到对向来车占道行驶时怎么办?
- A、紧靠道路中心行驶
- B、主动给对方让行
- C、用大灯警示对方
- D、逼对方靠右行驶
43、抢救昏迷失去知觉的伤员需注意什么?
- A、马上实施心肺复苏
- B、使劲掐伤员的人中
- C、连续拍打伤员面部
- D、抢救前先检查呼吸
45、机动车行驶过程中,驾驶人应提示乘车人把废弃物扔到哪里?
- A、车窗外街道上
- B、无人看管的道路上
- C、随车携带的垃圾箱(袋)里
- D、车内座位下或车厢内
46、石某驾驶低速载货机动车,运载4.05吨货物(核载1.2吨),行驶至宁津县境内314省道51公里加260米处,在超越前方同向行驶的机动车时,与对向正常行驶的中型客车(乘载12人,核载11人)正面相撞,造成10人死亡、2人受伤。此事故中的违法行为有?
- A、货车超载
- B、货车违法超车
- C、客车超员
- D、客车驾驶人疲劳驾驶
47、大风天行车需要注意什么?
- A、注意车辆的横向移动
- B、尽量减少超车
- C、尽量避免制动
- D、关紧车窗
49、驾驶汽车在山区道路转弯下陡坡路段遇对面来车怎样行驶?
- A、转弯前减速
- B、进入弯道后加速
- C、靠路右侧行驶
- D、挂空挡滑行
50、机动车行驶时突然发生自燃,驾驶人采取的以下紧急避险措施中,正确做法是什么?
- A、用清水喷洒扑灭
- B、及时报警
- C、使用车内备用的灭火器灭火
- D、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
00:00

